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五一章建安初年那些事儿  (第1/3页)
    第三五一章 建安初年那些事儿    肃鲁子敬!    徐州临淮东城人,年二十五,曾师从六经博士郑玄,为人方正,善于言谈。    此人思度宏远,有过人之明…    家境富庶,颇有钱粮,在徐扬两地,很有名气。陶谦曾数次想要请他,却被婉言拒绝。去年时,刘备强取徐州,鲁肃因不满此人的名声,所以举家迁至长社。    曹cao知道,郭嘉是个心气儿很高的人。    整个许昌的谋臣之中,能被他看上眼儿的也就是那么一两个人,其他皆是差强人意。    倒也不是说郭嘉的本领能有多么多么的厉害。    他的长处在于谋划,能从各个方面进行完善,但是并不适合作为一个主帅存在。    如果用后世的话,郭嘉是个参谋,而且是个极为老辣的参谋。    这鲁肃能被郭嘉如此赞誉,想必是不会差了。    曹cao当下问道:“奉孝,我当如何辟他出山呢?”    所谓的辟,就是征辟的意思。这也是在当时,选拔谋臣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手段。    郭嘉却摇头道:“凡有才能者,多性情古怪。鲁肃此人,嘉观察良久,寡于玩饰,不喜俗物。而且性情高远,当不易辟之…然此人极重情义,主公唯有亲自登门,与之结交后,当开诚布公,令其感动肺腑,再合以喜好,必可请之出山。”    曹cao不禁一蹙眉。    这鲁肃,真的值得自己花这么大的功夫吗?    要知道他自起家以来,只亲自请过两个人。一是已经故去地戏志才。还有就是郭嘉。    而且听郭嘉地意思,想要请鲁肃出山,所有花费的心思,恐怕更多吧。    郭嘉没有再开口劝说,只是微笑看着曹cao,轻轻的摇曳着手中的折扇,等待回答。    “这鲁肃。喜何物?”    “此人酷爱读书,即便是骑在马上,也是手不释卷。主公不是刚备注了那《孙武十三篇》。何不以此为诱饵。请他观之。”    曹cao的确是备注了一部《孙武十三篇》,而且在原有的孙武十三篇基础上,还做了许多发展。这部书。在后世被称作《孟德新书》,是曹cao极为得意的一部作品。    想了想,曹cao说:“我正欲请人评价,奉孝所言,却是一举两得。”    这话语间地意思。也就是认可了郭嘉所说,决定好生谋划一番后。再请鲁肃出山。    ******    曹cao如何请鲁肃出山,暂且放到一旁。    却说西域汉安城中,蔡端坐于自家的花园里,看着满园盎然的春色,饮一觞酒,抚一下琴。琴音悠扬,犹如天籁般回荡在苍穹之中,一派自得其乐地样子。    在他身旁,端坐一四旬宫装美妇人。    云鬓高耸,凤头钗,一颗夜明珠镶嵌钗头上,圆润地光泽映衬粉靥,平添妩媚。    “伯,你为何不愿随昭姬他们一同前往长安呢?”    美妇人,正是西汉王刘辨的母亲,何太后。自汉灵帝刘宏死后,何太后寡居宫中,历经了许多的磨难。不过,那许多磨难却未曾令她容颜憔悴,却变得更加端庄秀丽。    别看何太后出身屠家,但本身地素养并不差,甚至比许多徒有虚名的名士更家的出众。也难怪,能由一个屠家女,进入汉家宫廷,成为母仪天下的太后,可不仅仅是靠着她的脸蛋儿和身段儿。这里面所要求地东西,端的是一言无法道尽。    自到了西域之后,太后倒是很惬意这西域地生活。    虽然朔风猛烈,却没有那当年宫廷中的你争我夺,还有整日介的去提心吊胆。    论辈分,蔡是刘宏的老师。    但这并不能妨碍太后对蔡的好感。    老儿在到了西域之后,生活也过的极为滋润。女儿有了个好归宿,女婿又很能干,唯一有所缺憾的,就是这西域之中,能和他谈天说地的人,着实是太少了。    太后就是一个极好的听众。    论学问的话,何太后和蔡那是一个天一个地。可是太后久在深宫,那察言观色,体贴说话的本领,岂能是普通人所能比拟?往往一句话,就能说到蔡的心坎上。别看蔡年纪大,好歹当年也是个美男子,如今依旧是面色红润,别有风度。    这二人一个是有心,一个是无意…    反正那层纸只要不捅破,别人就说不得什么。    西汉王马上就要摆驾往长安去了,蔡>前往长安。    但是蔡却不想回去了!    听太后询问,他低声道:“回去作甚?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