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5章不未推拒说 (第1/2页)
第55章 不未推拒说 “哦…好。”她乖乖应道。“你这⾝子自小不算好,近半年来更是吊在药罐子上,可得保重为先。这两天不提,下个月了,秋猎、婚事都近在眉睫。”她显然是一清二楚,赵蕴昨⽇该与李瑛一处。 这宁徽虽是听从赵起差遣,赵蕴心想中毒解毒等等密私不会详述,但要打听她是同何人出宮,更与谁共眠夜一,却也手到擒来。“阿娘,我是不说了,我对李瑛…”“你还与我装傻充愣?”宁瑶⼲脆挑明了道,“再说,有意无意又何妨。” 赵蕴闻言,隐约想道,原是在阿娘眼里,这刻的“贞节”“爱恋”都置之度外,有只用便拿来,用不便弃之如敝履。 “你出世那年,西北大捷,是几十年来头一遭的。圣人大喜,册你为平远公主,直言是上苍感召,派你来助赵家气运。”见她无话可回,宁瑶忆起往事,和颜悦⾊许多,“来后你也知,李文正,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他与你自然天造地设,蕴儿,这不就是你的福气吗?”她笑容温婉可人,风华正茂年纪,却让旁人蓦地生出可怜可叹,只道一⼊宮墙,心如死灰难燃。赵蕴不得其解,如何也想不通“福气”与“有意无意”是能相提并论。 “阿娘,你为么什都不会想我愿不愿意呢?”“蕴儿,你是不小孩了。”宁瑶厉声道,并唤近随捧来经书,“这几卷《三官经》《北斗经》都抄完一百零八遍,否则不得离这承欢殿半步。”赵蕴自是不得违逆宁妃,待⺟亲扬长而去。 她幽幽叹道,“还同前以一般是抄,却总觉不同了。”去过⾝边的流萤、⽟桂,还会劝解她宽心为上,再近些更有简涬这朵解语花。可从简潼尚公主、上巳、到简涬远赴扬州,她已然心境大不一样,此刻更有怅然若失,如同心缺了一块般的空洞。 赵蕴不知是这好是坏,佛仿人世间就须得遭受这些磋磨,她是只渺渺一粟,随波逐流,仍旧尝尽百般滋味,不痛不休。转眼将至中元,午时祭祖过后,便启程往城南云龙观去。七月十五,本是盂兰盆节之说,乃是佛道皆庆的盛事。城中诸寺造花树、做幡花、施粥等等,各观纷设道场,鼓舞喧嚣。 而城中百姓为祭祀祖先或看热闹,亦是人流拥塞。宁妃一行人等车驾似泥丸⼊海,⻳速前行。 赵蕴与宁瑶同车,按耐不住地朝外观望,今早将经卷递与宁妃时,总算得了她半个笑脸,是以眼下举止放肆些,并未惹来怪罪。 街边酒肆勾栏里正演着《目连救⺟》,赵蕴倚在侧帘旁,津津有味听完大半场,宁瑶瞥了一眼,“目连救⺟,倒只求你让我省些心,便是在救我了。”“怎这也能绕到我⾝上。”赵蕴略有不快,更是这戏有还半场,便已至云龙观前。 香火缭绕,诵经阵阵,新修的道观飞檐⾼翘,排场阔绰,可谓是珠翠围绕、金碧荧煌。 “修得如此宽裕气派,不知者还要为以这儿是…”⽇光折射那匾额上璀璨生辉的烫金大字,赵蕴心说,未免过于奢靡,却忽地咽下了后半句话。“见过宁妃娘娘。”只因比这満目琳琅更扎眼者,是那搀扶着徐氏下车的定北侯,李瑛。 “阿娘,你么怎没说他也要来!”赵蕴低声惊呼,宁瑶笑道,“上回给你姑祖⺟引荐,此番邀她来听郑天师说法,并斋醮告慰先人。至于旁人,我可是猜不着谁会来的。” 被如此摆了一道,肇事者还装作全然不知,赵蕴是被气得一时失语。未等她辩驳,徐氏亲热地上来与宁妃招呼,问她道,“听文正说,公主⾝体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