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穷济天下_第六百二十八节地下协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二十八节地下协议 (第3/3页)

汽车的时候,人们会发现在这方面技术最深厚的不是那些欧美国家,而是节能照明设备生产商,仅远山公共照明的计单就够鹏片儿整年,这也是我迫不及待的要在老爸那里开设新工厂的原因。

    说来说去,美国所剩下的优势就只有基因生物与太空技术这两样。而这两个方向都不是我自己所能追赶的,这需要倾全国之力才能在某一个项目上望其项背,再过一二十年也许能缩小差距,但在可以想见的将来。也就是未来五十年之内小我们能和对方并驾齐驱都算是神速。所以这两个行业我只有参与的份,没有主导的资格。烦心的事就交给政府去解决吧。

    基里杨诺维奇坐着专机,带着我的“经济危机预言”飞回莫斯科了。同危言耸听的预测一起去俄国的还有大量的电子工业技术与合同,我除了换回一堆国宝之外,还赢得了数个型号的先进发动机生产许可证。表面上看我并没有占到多大便宜,我给人家的是技术,他们只是给我一个。许可证生产现有的产品。

    但就像我曾经说过的,论仿制的能力,全世界都无法理解中国人在这方面的天赋。虽说很多工业国家也是在仿制的基础上起家的,比如我们的邻居日本。可能达到中国人这种融会贯通能力的国家还基本为零。中国人总是能通过别人的文化取长补短为己所用。在工业技术上依旧保持了这个。传统,可能这也是其他民族无法达到我们这种境界的原因之一吧。等再过几年,当普京发现当年卖给我的这几款发动机完全被我超越之后,估计会后悔的用脑袋撞墙。

    总之在这个天高气爽的深秋,我和俄国人达成了一个在未来十年内互相扶持的秘密协议,不论他们同我国政府还有多少类似的协议,但当后人提起这件事的时候,都会发现如果没有我的参与,那么俄国的电子产业就是再过二十年也还是原地踏步,而如果没有俄国人在航空技术上对我的支持,那么我算将全部的经费都投入到这个领域,也依旧是个,二流水平。恰恰是这份横空出世的协议,让美国人的噩梦真正的开始了。

    “在中国的古代,指导性的外交思想就是秦统一六国的“远交近攻”这在中原王朝占据绝对优势的时候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而且还会开疆拓土功垂千古。但自南宋之后,这一思想受到了颠覆性的挑战,现在谁都知道面对蒙古铁蹄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并不是灭掉金国,而是支持这个仇人拿他们当挡箭牌。现在的世界已经进入到一种高度发展的社会结构,任何领土性的争端都很难导致世界战争的爆发,高度发达的社会对和平环境的依赖达到了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难以企及的地步,所以当今世界公认的外交准则应该是近交而远攻,维护自己周边的安定环境,并时刻准备着为了捍卫海外利益而发动地区性战争。也必须具备御敌于国门之外的能力。很显然我国的综合国力还没能称霸亚洲的时候,这种军力还只是一种奢望,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变成御敌于边境,并让对手遭受不可承受的损失。而这种指导性的作战方针自朝鲜战争之后就没有变过,虽然为了防备苏联的入侵曾经大肆宣扬要以空间换时间陷敌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但到目前为止,我们大多有效的将敌人挡在了边境附近。而从今天开始,全世界将会惊讶的发现,中国人民解放军将从一只防御性部队逐步转变成攻防兼备的地区性关键力量”

    站在酒店的窗前,我不时的为孩子们讲解着缓缓通过十里长街的受阅部队。这些在我眼里属于过度性产品的“先进武器”在其他国人眼中自然有一种难以言语的自豪感。雨光和晓明这俩小子兴奋的大呼小叫,贞子和晓清这俩女孩却有点情趣索然。这也还算是正常,我家的女孩没有一个是那种不爱红装爱武装的类型。抛开他们不说,倒是很多酒店的工作人员与同样占位置看阅兵的游客们聚拢在我的身边,一边对长街上的部队指指点点,另一边却又找出各种设备录下我的讲解。相较之下电视中的解说词似乎被人为的遗忘了。

    “哥,这里边有你研制的武器吗?”

    雨光的一句无心直言,却引得无数的目光齐刷刷的转向我。而我则对此浑然不觉,或者说还有点自鸣得意,能站在这个民间如位置看阅兵的人基本上都是某行业中的佼佼者,其中我的同行也不少。无论他们看我的眼神有多么复杂,我都认为这是对我的一种表扬。

    我摸着下巴仔细想了想:“整个武器系统没有我的独立研制的东西,不过他们大多都应用了我提供的某些技术。比如坦克炮弹的全燃弹壳、自行火炮的弹道计算枷

    过年以来第一次歇班,赶紧补上一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