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26节  (第2/2页)
游离,心灰意冷:    “治好了,我也无家可归,无人可恋。”    静一不语。    老方丈只饶有深意地向她一笑:    “回家去!你没事了。”    她起来施礼道谢。    门外侍候着的婢女们马上搀扶着离去。    26    蜡烛依旧燃点着,烛光摇晃中,佛像都若显若隐,影子投在四壁,像向人说话。    “可是――你心里有事。”    老方丈向静一道:    “倒像是一样的病。来,我也给你扎一针。”    “不要了。”    “要!”顽固的老人。不依他。    静一打坐,闭目。针在他戏耍后发际扎下去时,有点酸麻,疼。他隐忍,不想老方丈识破了什么。只听老人问:    “她是谁?”    “像一个人而已。”    方丈抢白:    “当然像一个人,难道像一条狗?”    大力一扎,针深入五分。静一几自座中弹跳而起。    “就是要你疼!真没用。因爱才恐惧,因恐惧才有心魔。这也是一种考验:所见皆为故人,所念皆为故人,如影随形,所以才‘像’。忘记了这个人,没有这个人,‘像’什么呢?”    “弟子一定努力驱赶心魔,让去者自去。”    “遇父弑父,遇佛弑佛。谁说容易?”    “我一定把万缘放下。”    “你力气够吗?”    “什么?”静一问:“‘放下’也需要力气?”    “以你一身好功夫,也许不是难题。”    静一知道方丈已看透他来历。    门外忽有异声,他警觉:    “谁?”    外面寂然。    静一止住老方丈,他挺身而起,走到门外,一推――    月色下,有个匍匐在地的影子。    他一看,愕然。    俯首长跪一如一摊止水的,是青绶夫人。    她好像待了很久。    “小女子参透因缘,看破红尘,只望红鱼青磬度此残生。”    她抬眼,一点内容也没有:    “求老方丈为我剃度。”    十渡方丈望定她。    只有凄切的虫鸣,在静夜中,唱着最后一阕清歌。    她转向静一哀恳:    “这位师傅代我说项吧。否则,惟有一死明志!”    她要打动他:    “心中没有慈悲吗?”    静一合十:    “阿弥陀佛!”    终于,在初二那天受戒。    戒场露天。    青绶夫人长跪在地,双手合十。艳光收敛了。    凤目秀长,澄净无波。    长发灰衣的女人。    老方丈道:    “比丘尼具足戒有三百四十八条,能持否?”    她平静地答:    “弟子能持。”    “尽形寿,永不犯戒?”    “尽形寿,永不犯戒。”    “一切形式不过是形式,最重要乃心坚志决。”    “弟子知道。”    方丈眯(目妻)着眼看青绶夫人:    “若你心中犯了戒,便只有自己知道。”    他向静一:    “有前因,必有后果,静一,你去吧。”    “我?”    “去!非要你去不可!”    她凤目秀长,澄净无波。    静一先把长发剪去。委了一地。都似破碎黑缎。往事不记。    再持戒刀,从下周旋而上。连短发亦一绺一绺剃下了。――一如他当初受戒情景。    在场的僧众念着偈语。    多么熟悉,而且,他的手指也熟练了。    集中精神,如精雕细琢,如把万缘放下,一丝不留。    两者皆淡然。    她始终没看过他一眼。    不知何时,静一的手指头破了。血隐没于黑发中,他懵然不觉。    转瞬,四大皆空。    现实中的八热地狱,是否变作清凉国土的七宝莲池?来自无始无明的人间之苦,从此成为“无”?    青绶夫人消失了。    她法号慧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